2022-05-26 17:43:11 0
一般情況下,寶寶在6個月以后可以適時添加輔食,具體的時間要根據寶寶的情況而定。但有些父母怕寶寶營養不夠,于是早早地進行添加,這種做法是錯誤的,需要避免。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寶媽們給寶寶添加輔食常犯五大錯誤:
一、輔食是越碎越好輔食的細碎程度是與寶寶的成長月齡密切關聯的。輔食添加初期,媽媽們需要給寶寶吃夠碎、夠爛的食物。但為了促進寶寶咀嚼能力和頜面的發育,隨著月齡的增長,寶寶的輔食不需要一直都過分精細。1歲以后,軟飯、餃子、餛飩、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。這個時期,牙齒越來越多,寶寶的咀嚼、吞咽動作更加協調,能用牙齒將較粗硬的食物咬磨細碎。這些動作能鍛煉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,為寶寶日后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二、米粉與牛奶混在一起吃寶寶喜歡吃米粉,媽媽就把米粉和牛奶攪勻放在奶瓶里,這樣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。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。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,一方面給他加營養,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,讓寶寶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。嬰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,最好用煮沸后的白開水,待其涼到40—50℃時沖調,若加入其他如湯汁、米粉,都會改變其配方,降低營養成分,這等于減少了奶量。牛奶中含有酪蛋白,會降低寶寶對雞蛋米粉中蛋白質的吸收率。長期把米粉調在奶粉里吸允,也不利于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,對日后進食會形成障礙。
Tips:添加輔食時,要在奶之外單獨添加。給寶寶喂米粉,最好采用小勺喂養的方式。雖然給寶寶用勺子喂麻煩了一點,時間也長了一點,但是相信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著想一定會堅持下去的。
三、添加輔食從先加蛋黃開始很多媽媽覺得蛋黃營養好,補充蛋白質,含鋅含鐵也高,其實這個說法很片面。首先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應該是純米粉,因為純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,而且相對于蛋黃容易消化吸收。對蛋黃有過敏現象的寶寶需要延遲到6、7個月以后再加。對蛋黃過敏更嚴重點的最好延遲到1歲以后再添加。
四、在輔食中加鹽一般建議1歲以后才讓寶寶吃極少量的鹽。如果爸媽給寶寶添加輔食時,過早的添加濃味果汁、嘗鹽味較重的成人食品等,容易造成寶寶對常規輔食不感興趣。
Tips:建議媽媽們還是從平常喂養和生活中做起,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鹽等調味品。鹽攝入過早、過多都會誘發寶寶今后成人期出現高血壓等疾病。給寶寶加鹽時,媽媽先自己嘗嘗,如果適合自己的口味,那鹽量就放重了。
五、常給寶寶喝豆漿1歲之內的寶寶,特別是目前已有濕疹的寶寶不應添加牛奶和相關食品;雞蛋蛋白、帶殼的海鮮、大豆/花生等容易引發寶寶過敏的食物。濕疹的寶寶要晚些(至少8個月)開始嘗試蛋黃。如果蛋黃不耐受,就要堅決停掉。黃豆漿不能給1歲以內的寶寶喝,這樣可能會加重過敏——濕疹。
寶寶的輔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種,這樣有助于濕疹的控制。新媽媽在給新媽媽添加輔食的時候注意事項也是很多的,上面的五個錯誤也是應該注意避免的,很多新媽媽認為小寶寶的輔食越碎越好、添加輔食從先加蛋黃開始,或是在輔食中加點鹽寶寶更喜歡等,其實這些都是誤區,是新媽媽們要避免的。
愛的營養大師(//hong-tai.net/),堅持以「寶寶」為核心,從「愛心、營養、安全」三大維度出發,視解決寶寶輕松喂養問題為己任,時刻關注寶寶成長中的常見問題,并以此為依據,不斷研發創新。愛的營養大師擁有專業研發團隊,涵蓋醫生、藥師、營養師、大學營養教授、國際認證的生產制造廠、生物科技研發團隊與連鎖系統銷售、管理經驗。所有產品配方均由經驗豐富的營養專家,依據亞洲寶寶健康成長所需的營養來研發調配的優質輔食,是一個結合高端生物科技理論與豐富市場行銷實務的團隊。